本報評論員 單士兵
  日前,新華社、《人民日報》在報道中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時,提及國家將遴選100個人才,要求這些人“具有衝擊諾貝爾獎、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”。
  受“諾獎效應”驅使,“遴選百人衝擊諾獎”引起了很大爭議。焦點在於,諾獎真的是能夠衝擊出來?
  衝擊諾獎,會讓人聯想,這些年中國體育對奧運會金牌的衝擊。
  這些年,舉國體制下那種對奧運金牌的衝擊,越來越讓人不以為然。原因很簡單,儘管奧運金牌得到很多了,讓人感受到一定的國家榮光,但並沒有對全民健身運動這樣的公共行為有多大驅動。
  也許有人會想,如果能衝擊到諾獎,結果會不同了。的確,沒有人會懷疑獲得諾獎的價值。那不止是榮譽光環,更多是科技力量,是可以改變現實世界的能量,甚至能有效推進每個人現實生活的改變。問題是,諾獎能像奧運金牌那樣進行“衝擊”嗎?
  先看看相關專業人士怎麼說。周忠和,中國科學院院士,是此次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的少數幾個首批“傑出人才”。他在接受採訪時直陳,“諾貝爾獎不是衝擊出來的”。並且強調,中國基礎研究荒廢了幾十年,最近十多年才條件比較好,慢慢迎頭趕上,特別需要積累,需要長期潛心去做,不能拔苗助長。
  無疑,“遴選百人衝擊諾獎”,能讓人清晰感覺到某種急功近利的心態,它並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內在規律。
  “衝擊諾獎”如果演繹成一種國家層面的運動式推行,恐怕也值得擔心,由此會花費大量納稅人的錢,甚至很可能會呈現出最近同樣引人關註的“科研腐敗”問題。
  更何況,科學不同於體育,“衝擊諾獎”,本身就讓人感覺,這並不是在真正尊重科學規律,並不具有真正的學術理性。正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所說,“一個做科學的人,為拿諾貝爾獎來工作是非常危險的”。
  科學固然喜歡人們去勇敢探索,需要國家加大投入,但最本質的問題還是,如何營造一個公平又自由的學術生態。簡單寄望於行政力量去推動中國科學家的成長,顯然是不理性。讓行政的歸行政,讓學術的歸學術。所以,面對“衝擊諾獎”,我們必須反思的是,在推動科學人才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是否過多掉進政績工程的陷阱,是否過於偏離對學術的獨立和自由的精神追求。
  所以,面對“遴選百人衝擊諾獎”,需要先澆盆冷水,去提醒科學界,不要掉進浮躁之風中,必須擺脫急功近利。只要真正尊重科學精神,有著踏實堅韌的治學之風,中國科學界獲得諾獎,絕對會是水到渠成,順理成章的事。
  (作者微信公眾平臺“單行道”:danxingdao725)
  (原標題:“衝擊諾獎”需要先澆盆冷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n75unxg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